京韵悠扬颂芳华 童心向党谱新章——北京市昌平区育新科星路小学第三届艺术节盛典纪实

2025-06-18 来源:共工文化 人气:55.3万

在时光的长河中,一个月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却又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育新科星路小学第三届学生艺术节,自开幕式至今,已悄然走过了近一个月的精彩旅程。本届艺术节以"少年向党

在时光的长河中,一个月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却又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育新科星路小学第三届学生艺术节,自开幕式至今,已悄然走过了近一个月的精彩旅程。本届艺术节以"少年向党 京韵童唱"为主题,旨在引领学生厚植爱国爱党情怀,领略京韵文化魅力,传唱经典京歌。此刻,让我们再次回顾这场艺术盛宴的精彩瞬间。

开幕式:奏响艺术节序曲

艺术节的序幕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缓缓拉开。我校安伟副书记郑重宣布艺术节开幕,这一声宣告,如同吹响了艺术之旅的号角。

四名学生代表领唱《北京欢迎你》,那清脆嘹亮的歌声,仿佛是在向每一位参与艺术节的同学发出最热烈的欢迎。而舞蹈大团、小团的社团学生们,用他们灵动的身姿和优美的舞步,为这场开幕式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全校师生沉浸在艺术与欢乐的氛围中,共同开启了本届学生艺术节的精彩篇章。

蒙古族音乐会:领略民族风情

艺术家进校园之蒙古族音乐会,是学校连续第三年举办的特色活动。此次,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来自蒙古族的四位民间音乐家。马头琴演奏家那悠扬的琴声,仿佛是在诉说着草原的故事;呼麦演员那独特的嗓音,仿佛是从远古的草原深处传来;歌唱演员那深情的演唱,仿佛是在描绘着草原的美丽风光;吉他演员那灵动的弹奏,仿佛是在跳跃着青春的音符。这场长达1.5小时的富有蒙古族特色的音乐会,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到了蒙古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增加了他们对蒙古族音乐的感受与理解。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还邀请到了学生家长一同参与,真正体现了我校艺术工作家校社联动的理念,让家长们也一同走进孩子的校园艺术生活,共同感受艺术的魅力。

学生艺术作品展:绽放创意之光

学生艺术作品展,展示了学生们日常美术课和美术社团的精彩作品。在这里,孩子们展现出了无限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艺术教师们精心为学生打造了一个专属的艺术空间——艺术长廊,孩子们的作品在其中进行了集中展示。每一幅画作、每一件手工艺品,都是孩子们内心世界的生动呈现,是他们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结晶。这些作品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艺术才华,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班级合唱展演:少年向党 京韵童唱

班级合唱展演活动以年级为单位分别进行,每班五位家长到现场担任嘉宾评委与观众,他们用欣赏的目光和热烈的掌声,为孩子们加油助威。在学校小剧场的舞台上一至三年级一共16个班级完成了精彩的班级合唱展示,孩子们用他们那纯真而嘹亮的歌声,唱出了对党的敬爱,对北京这片土地的热爱。根据艺术组教师与各班级家长共同组成的评委组的评分,进行了公平公正的颁奖。参加此次活动的还有我校所有行政领导,他们对学生的艺术表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合唱节的活动再次体现了学校与家庭协同育人的理念,以最公平公正的态度,让学生展示自我,收获快乐。

艺术社团展示:绽放艺术特长

艺术社团作为学校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提供了艺术延伸教育,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学生的艺术特长发展。此次参展的社团各具特色,舞蹈社团(大团)带来的《只此青绿》,仿佛将观众带入了那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舞蹈团(小团)表演的《红领巾》,展现了孩子们的青春活力和爱国情怀;管乐团演奏的《勇气大爆发》,那轻快的旋律,传递着音乐的力量;软笔书法社团、国画社团、环保不织布社团、创意美术社团带来的学生日常积累的作品展示,更是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在不同艺术领域的探索和成果。这些社团的展示,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闭幕式暨颁奖典礼:收获艺术硕果

2025年6月12日,面向全校师生进行的艺术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将本届艺术节推向了高潮。我校执行校长张久超、德育副校长王宏宇、教学管理中心主任王琳、学生服务中心主任郝玲等行政领导分别为各班级学生进行了颁奖,并合影留念。

每一个奖项,都是对孩子们努力和付出的肯定;每一次掌声,都是对他们精彩表现的赞扬。此次艺术节,在张校长的陈词总结中圆满闭幕。

我校积极响应美育浸润政策的号召,坚持为学生创建美育环境,打造美育空间与展示美育成果的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让学生们在艺术的熏陶中茁壮成长,让美育的种子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育新科星路小学第三届学生艺术节落下了帷幕,但这并不是结束,在即将开启的第四届艺术季美育实践活动中,将有更加精彩、更加丰富的活动等待着同学们,敬请期待!我们将继续秉承以美育人的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发展特长的机会,让艺术之花在校园里绽放得更加绚烂!


 

审核:孙诩群 黄霄云 责任编辑:李雪婷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人民教育在线客户端》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共工文化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人民教育在线客户端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人民教育在线客户端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gonggongribao#foxmail.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Copyright 共工新闻•人民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国际标准刊号:ISSN 3006-8959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