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农业现代化 校企共育“新农人” ——探访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智慧农业产教融合新实践

2025-03-24 来源:人民教育在线 人气:43.1万

南京六合区骏圣生态农业基地的稻田里,智能灌溉系统正按指令自动开启灌溉;温室大棚内,传感器实时捕捉着土壤湿度与光照强度;手机上,技术员轻点鼠标,千里之外的农田虫情、作物长势一目了然

田野里的“智慧大脑”

清晨,南京六合区骏圣生态农业基地的稻田里,智能灌溉系统正按指令自动开启灌溉;温室大棚内,传感器实时捕捉着土壤湿度与光照强度;手机上,技术员轻点鼠标,千里之外的农田虫情、作物长势一目了然……这幅“未来农业”图景的背后,是江苏中馨远新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和南京骏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数智农业解决方案。

作为江苏省智慧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江苏中馨远新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为农业主体提供“监测-分析-决策-执行”闭环服务。在骏圣生态农业基地的案例中,企业部署的户外气象站、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将农田环境数据实时上传至云平台,结合AI算法生成“农事操作指南”,使人工成本降低40%,水肥利用率提升35%。通过中馨远智耕管控系统,让农田装上了‘智慧大脑’”。

校企联动培育“数字新农人”

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江苏中馨远新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南京骏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共建的智慧农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开创了“产学研用”一体化新模式。基地聚焦水芹、菱角等南京本土特色作物,开展智能种植技术攻关。江苏中馨远新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智慧农业产教融合基地规划建设、数智农业新技术研发和技术指导;南京骏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提供实训场地、特色作物种植技术指导和新技术应用推广;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负责数字新农人培养。

image.png

新闻联播关于智慧农业产教融合基地相关报道

“我们设计了‘田间课堂’与‘云端实验室’双线双师教学。”六合中专农业专业负责人介绍,学生既能在田间参与种植实践和智能设备操作,又能通过物联网产教融合远程教学平台在线学习和实训,同时企业工程师与学校教师联合开发教材,培养既懂农业、又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走进云端田间课堂

产教融合的生态协同共振

“农业现代化需要技术创新,更需要生态共建。”江苏中馨远新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小青表示,作为“懂教育”的数智农业创新者,江苏中馨远正积极推动“1+N”产教融合平台建设——以数智农业平台为载体,连接农业企业、科研院所、学校等主体,形成技术研发、应用推广、人才培养为一体的产教融合生态闭环。

image.png

智慧农业产教融合基地与校内互联互通

当传统农耕插上数字化的翅膀,田野里升腾的不仅是科技的温度,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江苏中馨远与校企伙伴的探索证明:智慧农业需要的不仅是传感器与无人机的硬件革新,更是一场由技术创新、教育破界、生态协同共同驱动的系统性变革。在《"十四五"数字农业发展规划》收官之年,这种"田间实验室+云端课堂+产业闭环"的产教融合模式,正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可复制的江苏样本——它让水芹田里的算法模型与课堂上的远程实训形成共振,让每一组监测数据都沉淀为人才培养的"数字养分"。正如农业农村部专家所言:"当‘新农人’开始用代码对话土地,用生态思维重构产业链,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已然显现。"未来,这片被科技点亮的土地,必将孕育出更多"藏粮于技"的生动故事。

 

审核:孙诩群 黄霄云 责任编辑:李雪婷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人民教育在线客户端》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人民教育在线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人民教育在线客户端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人民教育在线客户端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gonggongribao#foxmail.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Copyright 共工新闻•人民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国际标准刊号:ISSN 3006-8959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