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赴乡野印足迹,情暖童心伴朝夕 —— “为爱同行队”三下乡实践纪实

2025-08-28 来源:共工新闻社 人气:27.8万

2025年8月上旬,阜阳师范大学“为爱同行队”响应号召,前往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探索红色文化传承从线上到线下的有效路径,为当地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2025年8月上旬,阜阳师范大学“为爱同行队”响应号召,前往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探索红色文化传承从线上到线下的有效路径,为当地教育发展贡献力量。团队由文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及数学与统计学院的7名学生组成,具备跨学科知识背景,为实践提供了多元视角与专业支持。

探寻红色脉络,感悟历史厚重

8月2日,队员们首先参观革命历史展览馆。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历史文物、图片及文献资料,从锈迹斑斑的武器装备、字迹模糊的家书,到记录艰苦岁月的生活用具,生动展现了革命历史画卷,让队员们直观感受革命先辈的英勇无畏。随后,团队前往烈士纪念馆。队员们向先烈敬献花篮、默哀致敬,深刻认识到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是革命先辈用生命和热血换来的,决心传承和弘扬他们的精神。

深入乡村课堂,播撒知识种子

8月3日,团队以“从线上史料到线下课堂——家校共育视域下红色文化传承的教育路径研究”为主题,深入当地小学与社区调研。期间,遇到许多家长携孩子,队员说明来意后,家长表示支持红色文化融入孩子教育,愿配合学校相关工作。这体现了家长对红色基因传承的认同以及家校共育的期待,为研究提供了实践参考。

开展安全教育,增强自护能力

8月4日,“为爱同行队”带着精心准备的课程走进乡村课堂。在防溺水安全课上,队员们以直观方式演示溺水自救步骤。孩子们从最初的茫然,到积极参与,再到不断追问,眼神中透露出对未知的好奇和对生命的珍视。

中午在夏日蝉鸣中,队员与孩子们在食堂围坐用餐。孩子们分享班里趣事,气氛活跃。纯真的笑容和欢快的笑声,让队员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携歌踏入乡野,伴梦轻启童音

8月5日,为爱同行队在深入调研当地情况后,敏锐地察觉到当地艺术资源相对匮乏,孩子们鲜少有机会接触丰富多元的艺术形式。经过一番商讨,队员们决定发挥自身优势,教孩子们学唱充满温暖与希望的《小美满》这首歌。孩子们起初或许有些羞涩与拘谨,但在欢快的旋律与温暖的氛围感染下,他们逐渐放开歌喉,脸上洋溢起自信而灿烂的笑容。

辅导暑期作业,助力学业提升

8月6日,为爱同行队来到村委会位孩子们讲解题目。尽管天气炎热,孩子们学习热情不减。进入作业辅导时间。孩子们认真书写作业,遇到难题举手求助,队员们耐心引导,鼓励独立思考。孩子们专注聆听,让队员们觉得付出很有价值。

总结实践成果,展望未来征程

金寨之行暂告段落,但“为爱同行队”的脚步不会停止。队员们带着热忱而来,被这片土地的淳朴感动。这次充满爱的旅程虽阶段性结束,但意义深远。红色土地上的故事、孩子们专注的眼神、饭桌上的笑声,都成为宝贵回忆。

“为爱同行,步履不停。”这是与乡村故事的新开端,是与善意同行的见证,也是自我成长的记录。未来,“为爱同行队”将带着责任与热望,走向更多需要温暖的地方,让足迹遍布更多土地,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文字编辑:高慧慧、姚明慧雪、刘奥雪、欧阳思卿

图片拍摄:邹畅畅、耿硕涵、孙萌


 

审核:孙诩群 黄霄云 责任编辑:李欣怡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人民教育在线客户端》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共工新闻社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人民教育在线客户端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人民教育在线客户端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gonggongribao#foxmail.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Copyright 共工新闻•人民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国际标准刊号:ISSN 3006-8959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