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心理疗愈四部曲

2025-05-09 来源:人民教育在线 人气:65.8万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通过了解荣格,来参悟内省自身的发展和成长之路,我们有着天然的文化基因和传承优势。这一套4本的专著旨在以荣格的理论为基石来助力心理成长和个人发展。

人民教育在线5月9日电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体系和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通过了解荣格,来参悟内省自身的发展和成长之路,我们有着天然的文化基因和传承优势。这一套4本的专著旨在以荣格的理论为基石来助力心理成长和个人发展。

从横向的学科领域来看,前两本《绘画心理分析》和《绘画心理调适》是将分析心理学与绘画艺术相结合,是基于“表达性艺术治疗”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光影荣格》则是将分析心理学与电影艺术相结合,从“欣赏性艺术治疗”的角度来挖掘分析心理学的独特价值;《故纸堆中的自性化》则是将荣格的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更紧密地链接,从中国哲学、历史和文学的角度,为个体和集体的自性化之路提供独特视角。

从纵向的时间顺序来看,这4本著作也凝练了生命体成长和发展的过程。《绘画心理分析》是通过绘画特征来了解创作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质,即通过“学习规则来读取人性”;《绘画心理调适》则相反,旨在打破“人设”“规则”等生命力的桎梏,通过绘画的方式来觉察和表达被心理防御机制隔绝在意识之外的那部分心理动力,即通过“打破规则来接纳人性”;《光影荣格》则是用影视角色之间的互动博弈,来模拟心理动力之间的互动博弈,通过“人生如戏”来解构“戏如人生”,旨在引导人们避免成为被命运操控的NPC,而是要做自己人生剧本的编剧和导演,并最终“利用规则来整合自我”;《故纸堆中的自性化》则通过分析历史人物和文学人物的心理发展变化过程,来演绎荣格的“自性化”这一终极概念,用“拟神不拟形”的方式来“建构规则来回归自性”:

这四本书的逻辑关系,实质上大体对应了心理发展过程中“了解应规则、适应社会”、“打破规则、接纳自我”、“利用规则、转化冲突”以及“建构规则、回归自性”的心理能量的动态变化过程。作者不仅希望这套专著能够为广大心理咨询师的理论及实践历程提供参考,也希望它能够给每一位读者带来发自内心的真实的共鸣和领悟,为每一位读者的心灵成长提供助力。


 

审核:孙诩群 黄霄云 责任编辑:李晓彤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人民教育在线客户端》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人民教育在线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人民教育在线客户端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人民教育在线客户端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gonggongribao#foxmail.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Copyright 共工新闻•人民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国际标准刊号:ISSN 3006-8959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