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新时尚,环保趣体验——博世社区儿童可持续经济生活公益行动在京圆满落幕

2025-05-29 来源:百度 人气:17.7万

在“双碳”目标深入推进的当下,如何让绿色消费理念从课本走向生活,成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2025年5月28日,博世中国、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佰特公益)联合北京

在“双碳”目标深入推进的当下,如何让绿色消费理念从课本走向生活,成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2025年5月28日,博世中国、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佰特公益)联合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福源分校,在三源里小区夏园广场举办“社区儿童可持续经济生活公益行动”。本次活动以博世中国的“博爱天下、世行善举”为核心理念,以佰特公益在全国30个省市的财经素养教育服务经验为依托,打造以“绿色新时尚,环保趣体验”为主题的沉浸式活动,吸引了福源小学1-6年级学生及周边社区居民超 700人参与,通过四大主题场景的互动实践,为青少年构建起“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绿色教育生态圈,也为社区可持续生活注入了青春活力。

场景沉浸式互动,让绿色消费知识从了解到践行

三块亚麻画布成为全民创作的舞台。美纹纸覆盖的图案处于“隐形”状态,参与者需通过涂鸦填满空白区域,过程中引发“美纹纸下藏着什么”的好奇心,类比环保行动中“看似无形的努力终将显化价值”,每个人的涂鸦笔触汇聚成完整画面,微小行动也可以积累成社区环保合力。

用品消费组的成员们设置了“一次性用品的危害”“可持续用品选择”等题目,参与者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也学习到了关于绿色消费的知识。在手绘帆布包展示区,成员们向围观者热情地介绍帆布包的创作理念,作为一次性塑料袋的环保替代品,帆布包上手绘的地球图案代表人类共同的家园,强调环保行动的全球性与紧迫性,引导居民选择更环保的生活方式。

居住消费区的快问快答、“阳光套圈大挑战”将节能知识融入游戏。用直观问答引发参与者对能源浪费的反思,增强责任感。同时,居住消费组成员们向参与者展示介绍活动前期亲手制作的太阳能风车:“如果家里阳台安装这样的小装置,就能用太阳能给小夜灯供电”,太阳能风车模型为居民使用清洁能源提供了“可复制的低碳方案”。

垃圾处理区的“垃圾分类投投乐”则聚焦厨余堆肥。参与者在趣味互动中学习“可堆肥垃圾”与“不可堆肥垃圾”的区别,引导参与者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环保生活方式。垃圾处理小组同时也会向居民展示前期堆肥成果,与参与者分享堆肥经验,直观证明“垃圾即资源”的理念。

五年级的小何同学快速完成通关挑战,得意地展示着自己获得的通关礼,他说:“在学校的时候老师也会让我们注意这些的,所以很快就回答出来了。但在家里怎么更好地省电,今天真是学到了!”

“学校+社区+公益”三方聚合,实现环保教育创新联动

本次活动是“社区儿童可持续经济生活公益行动”的北京落地实践,结合日常可持续生活场景,为儿童青少年构建融合家庭、学校、社区的实践平台。项目不仅教授成本预算、风险识别等财经知识,还强调自主决策、团队协作等软技能,助力青少年在真实情境中探索自我、树立正确价值观。同时,项目鼓励青少年利用所学,以经济高效的方式参与公益活动,如推广绿色消费、反诈宣传,传播公益文化,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多方联动,搭建起促进儿童青少年成长、践行社会责任、共创可持续经济生活的公益网络。

本项目在全国四地开花,本次北京活动通过“游戏化学习+社区化实践”模式,为青少年环保教育提供了可持续生活样本。同时在杭州社区开展了绿色消费-"电子垃圾搭建游乐场"的PBL活动,孩子们将旧电池、开关面板等"科技废料"重新编码,充分探索制作创意玩具的可能性;同样是绿色消费主题,无锡社区以“旧物改造”为课题,小设计师们穿针引线,将旧布料与彩色串珠组合成个性背包,重塑时尚和环保共生的绿色消费观念;上海社区践行了财务安全主题的活动,通过开展“爱买谷的孩子会不会变坏”的思辨会,让孩子们学会理性消费,也为亲子沟通搭建了桥梁。

未来,博世中国与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将继续携手并进,让可持续生活蔓延覆盖成为全国的绿色网络,让绿色消费成为千万家庭的日常选择。

审核:孙诩群 黄霄云 责任编辑:张川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人民教育在线客户端》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百度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人民教育在线客户端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人民教育在线客户端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gonggongribao#foxmail.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Copyright 共工新闻•人民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国际标准刊号:ISSN 3006-8959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