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种质资源保存总量世界第一
科技日报北京8月13日电 种质资源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战略性资源。记者13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今年上半年,我国种质资源保护取得历史性突破,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全面完成,新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13.9万份、
科技日报北京8月13日电 种质资源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战略性资源。记者13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今年上半年,我国种质资源保护取得历史性突破,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全面完成,新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13.9万份、畜禽和水产遗传材料119万份,加上原有保存资源,我国农业种质资源保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农业种质资源主要包括农作物、畜禽和水产三类种质资源。”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杨海生告诉记者,国家作物种质资源新库和海洋渔业种质资源库已经全面投入运行,畜禽种质资源新库和淡水渔业种质资源库也将于明年建成。我国农业种质资源战略保存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可以满足未来30年到50年的发展需求。
目前,新收集的农业种质资源正在陆续编目入库。“我国在种质资源收集和创新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绩,其中保存的玉米种质资源达3.6万份,地方品种资源占比约七成。即将完成的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新收集了6000余份玉米地方品种资源,为品种培育提供了新的种源支撑。”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新海介绍。
国家海洋渔业种质资源库是我国当前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渔业种质资源库,已保存了近14万份种质资源。对首次开展水产养殖资源普查采集的渔业种质资源,我国采取活体和遗传材料两种保存方式。其中,活体资源被纳入原良种场和保护区进行保护,而相关的遗传材料则被提交至国家种质库进行保存,部分样本更将被存放在零下80摄氏度的超低温冷库中。
“新收集上来的农业种质资源入库后,科研人员将进一步鉴定它们的特点,挖掘一批高产优质、抗逆抗病等重大优异基因资源,并改造成育种材料,加快种业创新攻关和品种选育。”杨海生表示。(记者 马爱平)
审核:孙诩群 黄霄云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人民教育在线客户端》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光明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人民教育在线客户端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人民教育在线客户端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gonggongribao#foxmail.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