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光计算领域再获突破

2024-09-12 来源:光明网 人气:44.2万

  光明日报北京8月8日电 记者邓晖从清华大学获悉,继构建智能光计算的通用传播模型、研制全球首款大规模干涉—衍射异构集成芯片“太极”后,该校电子工程系方璐教授课题组、自动化系戴琼海教授课题组在智能光计算领域

  光明日报北京8月8日电 记者邓晖从清华大学获悉,继构建智能光计算的通用传播模型、研制全球首款大规模干涉—衍射异构集成芯片“太极”后,该校电子工程系方璐教授课题组、自动化系戴琼海教授课题组在智能光计算领域获得新突破:首创全前向智能光计算训练架构,成功研制“太极-II”通用光训练芯片。该芯片填补了智能光计算在大规模训练这一核心拼图中的空白,将与初代“太极”一起合力为AI大模型的训练、推理注入算力发展的新动力,构建光算力的新基座。相关成果以“光神经网络全前向训练”为题,于近日发表于《自然》期刊。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使得算力成为重大的战略抓手与基础设施。长期以来电子计算芯片的算力增长支撑着AI模型规模的不断发展,然而其高能耗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能源挑战,新兴智能计算范式的建立与发展迫在眉睫。光具有干涉、衍射等多维计算模态,以光为计算媒介,以光的可控传播构建计算模型,光计算以其高算力低能耗特性打开了智能光计算的新赛道,展现出了巨大潜力。

  研究组介绍,训练和推理是AI大模型核心能力的两大基石,缺一不可。通用智能光计算芯片“太极”的问世首次将光计算从原理验证推向了大规模实验应用,为复杂智能任务的推理带来了曙光。然而,初代“太极”尚未释放智能光计算的“训练之能”。

  据悉,“太极-II”光训练芯片以物理光学特性为启发建立了新型的光训练架构,克服了计算精度差、训练速度慢、能量效率低的瓶颈,支撑多尺度复杂光学系统的高效高精度在线训练。

  系统实测结果表明,“太极-II”智能光训练架构在大规模神经网络训练、计算成像等方面均表现出卓越性能。它突破了计算精度与效率的矛盾,将数百万参数的光网络训练速度提升了1个数量级,代表性智能分类任务的准确率提升40%。在非视域等复杂场景成像应用中,实现了千赫兹帧率的计算成像,成像效率提升2个数量级。这些成果表明,在同等参数规模下,相较于图形处理器(GPU),“太极-II”有望能以十分之一的时间完成AI大模型等大规模网络的训练进程,大幅节省时间与能源开销;并能实时解析复杂场景,为医疗诊断、工业检测、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高速精准的解决方案。

  据悉,在原理样片的基础上,研究团队正积极地向智能光芯片产业化迈进,在多种端侧智能系统上进行应用部署。

  “智能光计算平台将逐步登上AI算力舞台,将能以更低的资源消耗和更小的边际成本,为人工智能大模型、通用人工智能、复杂智能系统的高速高能效计算开辟新路径。”戴琼海说。

  《光明日报》(2024年08月09日 09版)

审核:孙诩群 黄霄云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人民教育在线客户端》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光明网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人民教育在线客户端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人民教育在线客户端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gonggongribao#foxmail.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

Copyright 共工新闻•人民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国际标准刊号:ISSN 3006-8959


二维码